身心健康

重新定义私密性

阅读 3分钟

物理空间里的私密性

根据Steelcase的研究,人们出于本能会从四个相互交错的机制出发,判断一个空间是否能提供他们所需的私密体验:

  • 声音私密性: 不被噪音干扰和/或自己也不会制造噪音干扰别人
  • 视觉私密性: 不被他人看见和/或自己不被视线引起的干扰所影响
  • 区域私密性: 能声称一块空间是你自己的,并能加以控制(嗅觉私密性是其子集)
  • 信息私密性: 能对内容(模拟和/或数字内容)和/或对交谈保密

大多数人觉得实现私密就是不被他人干扰,但其实私密的真正的意义在于控制,Steelcase的研究人员表示。

“当Steelcase在80年代早期开始研究私密性时,我们的研究人员主要探索空间的特性,尤其是对声音管理的分析。到了90年代早期,他们对在物理环境中调节私密性的四项机制有了综合性理解,它们分别是:听觉、视觉、领域以及信息。换言之,在任何环境中的私密性是由你的所闻所见、你如何定义边界以及/或者什么信息被显示、什么信息被隐藏所决定的。

然而如今我们不仅生活在物理空间里,还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科技在让我们更亲近的同时,也入侵了我们的隐私,让人更焦虑也更敏感。我们希望能更好地了解人们对私密性的需求,以及何种私密体验对如今的员工显得重要。我们意识到这需要更深入地观察,并采用全新的视角。” Steelcase WorkSpace Futures 小组成员Melanie Redman解释到,这个小组最近通过对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员工用调研、访问和观察对私密性进行了研究。

作为研究之一,Steelcase的研究员将个人私密性的基本心理情境分成两个领域:信息控制——别人能如何了解我们——以及对刺激源的控制——管理干扰。他们发现各个国家的员工存在一贯的模式:如今的员工反复在展示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不停切换,在寻求刺激源和屏蔽刺激源之间不停切换。

“最让我们觉得惊讶的是在当今的世界里对私密性的需求是如此的普遍。我们原以为像中国这样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对私密性的需求不会像美国这样崇尚个人化的国家来得强烈。然而我们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时不时需要私密空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他们寻求私密性的主要原因可能不同,而且也以他们文化允许的方式来进行,但是人们对私密性的需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公共场合里——有时候和人们需要有群体一样重要,” Steelcase研究私密空间中国部分的的研究员Wenli Wang说道。

“作为在美国南方长大、如今在上海生活的人,我惊喜地发现人们是如此的不同却又如此的相似。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我认为中国人因为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不会太注重私密性。但是调研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外。虽然中国人和美国人对私密性有不同的理解,但这却是一个普遍的需求。”

Wenli Wan

在西方国家的人往往为了管理工作中的干扰源而寻求私密空间,而中国员工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让信息和自己处于别人的视线之外,Wang解释到。“在中国,人们对个人私密性的理解和西方人有所不同。在西方世界里,私密性更多意味着管理并控制刺激源。被干扰在中国不太被谈及,私密性更多意味着控制信息,不让别人看见个人信息,逃离他人视线。而这些在工作中很难实现,因为企业中办公桌配置密度相当高,办公场所里通常没有地方接听私人电话或进行私人交谈。”

自60年代早期,人们如何把空间发挥成文化的一种延伸就得到了深入研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曾提出“空间关系学”的概念(研究人类对空间的需求以及空间对人类沟通、行为和互动的作用),并将其确立为非语言交流的一个分支。Hall基于人和他人之间的距离对空间区域进行了调研,并将其分为: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以及公共空间。每一种空间都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而个人空间是人们能舒服地和他人开展合作的空间。虽然特定的距离不尽相同,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对四种区域有各自的空间规范。比如,在北美,亲密空间在身体开外50cm左右之内,个人空间延伸至4英尺,社交空间至12英尺,而公共空间则在12英尺之外。

当今办公环境中的一些压力无疑源于人们的个人空间被妥协了。许多人的工作环境常常让同事处于自己的亲密范围之内,Taylor说道。这种侵犯不仅仅发生在物理空间,当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视频通话时也会发生,因为这让他人处于自己一臂的范围之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视频会议的设置让分布各地的团队成员坐在“一张桌子”前,让朋辈之间交流思想变得更加自然自在。

尽管对于私密性以及实现私密性的可接受的方式存在文化差异,Steelcase与世界各地的公司开展的研究工作表示,企业的规章往往很快压制了基于国家文化的规范,Redman说道。“如果一家公司非常注重合作,并且设计了一个利于合作的开放式环境,然而其所在的地区它的文化并不支持这些行为的话,你就可以想象这些当地员工为什么不喜欢他们的新办公室了,”她解释道。

研究人员强调,在任何一个文化背景下,私密性对于员工个人都是和情境相关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所追寻的私密性都取决于他的个性、当下的思维状态以及手上的工作。“一个特定的环境也许能为某天的创意工作提供必要的灵感刺激,同样这个环境在另外一天却可能只产生干扰,”Redman说道。此外,Wang还说道,Steelcase的研究同时强调思想层面以及身体层面的私密性,尽管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并不互相等同。“人们表示需要自己的‘空间’—— 也就是他们自己的顶空——能自由、安全地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思考他们想要思考的内容,并且不会被批评。”

“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解决方案。私密性涵盖许多不同的需求和行为,”

Melanie Redman

私密性:一个永恒的课题

有关工作中私密性的争辩已经有些年头。事实上,办公室的设计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以此为考量不断摇摆变化。在60年代后期,为了应对迅猛发展的办公室员工规模,适用于开放式格局的系统化办公室家具推出,相比过去在大房间里摆放成排的桌椅让非管理层的员工们工作,它能提供更多的私密性。当然,它也优化了置业,降低了成本。多年来,这个设计理念和方法一直在发展。在北美,许多企业有意让员工逐渐转移到隔间,以此让层级更加扁平化,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隔阂,加强合作,创建一个更加以团队为导向的企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办公场所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Steelcase在1978年委托意见调研机构Louis Harris and Associates, Inc.开展了一场具有先锋意义的研究 —— 了解办公室员工、企业办公室规划师、以及专业的办公室设计师对他们自己所处的办公场所所持的态度。结果表明,和私密性相关的考量对办公室员工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他们对所处的办公环境最为不满的方面。尽管私密性仍然是一个问题,1991年开展的另一次研究工作表明,变革正在进行中:办公室员工独立工作的时间仍在一半以上,但是企业正开始对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工作成果发出响应,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员工开展更多的合作。在1991年进行的调研中,更多地员工反映,相比2年前,他们有更多的空间聚集到一起,并且随意地交流(1991年为51%,1989年为46%),另外有57% 的员工表示他们有特定的空间开展项目。

在整个90年代里,合作共事成为了更强的主旋律,于是办公室设计的重心慢慢偏离了私密性。基于Steelcase在2000年进行了另一项调查,几乎一半的员工(48.9%)希望在工作环境中能更容易和他人互动,而只有27%的员工表示私密性不够。此外,每十个受访者里就有一个人(9.6%)表示,他们的企业工作环境太过强调私密性。

自90年代早期,合作的价值开始得到公认,尤其是在科技行业、创意行业以及如荷兰这样主张平等的国家,甚至连企业高管也选择离开私人办公室,在开放式布局的办公区域工作,这样的办公环境更有利于分享信息,让高管更快地做出更好的决定。

据国际管理设备协会统计,如今在美国估计有70%的办公空间拥有某种形式上的开放式格局,久而久之,这些办公桌变得更为开放,并大幅缩水。在北美,分配给每个员工的空间从1970年的500平方英尺缩小为2012年的176平方英尺,CoreNet Global说道,并且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17年缩小至100平方英尺。与此同时,挡板高度从标准的5-6英尺降低到了4英尺——甚至还不到4英尺。今天有很多办公室,挡板甚至整体消失了,以营造一个完全开放的“敞开式空间”或长桌式办公环境,挡板被用在了公用的办公桌上,而非分配给个人空间。

尽管科技让工作更加具有移动性,世界各地大多数员工仍然在个人空间不断缩水的办公场所里完成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工作,这些办公场所几乎没有私密空间。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执掌当今经济时代规则的创意和创新所需的必要条件,人们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节奏更快。


改变办公场所的科技

1975 IBM推出IBM 5100便携式电脑
1980s 第一台折叠式笔记本电脑
1983 模拟制式商用手机——模拟制式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1990s 互联网
1996 第一部翻盖式手机——摩托罗拉StarTAC
2003 智能手机——黑莓和Palm
2007 苹果推出IPhone
2010 苹果推出iPad

 


Steelcase全球调研报告:敬业度与全球办公场所状况

根据Steelcase的最新研究,在全球17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三分之一的员工的敬业度不理想。Steelcase与国际调研机构益普索(Ipsos)合作,《Steelcase全球调研报告》首次探索敬业度与办公场所之间的关系。

请注册接收报告

相关帖子

Mackinac:各种工作方式的专属设计

Mackinac:各种工作方式的专属设计

Mackinac 支援紧凑空间里的一切协作、专注和休息等活动。

善用五大感官 缔造理想办公室

善用五大感官 缔造理想办公室

原来只要在办公场所设计中聚焦于无形感官元素──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就可以为员工的身心健康带来莫大裨益。